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开年首场学术会议,第七届中日友好医院眼科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
发布时间:2024-01-09 00:00:00 来源: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2024年1月6日~1月7日,第七届中日友好医院眼科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日友好医院和北京眼科学会联合主办,国内数十位知名专家讲解眼底病及青光眼诊疗进展,同时还设青年医生论坛,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吸引了10200人次在线观看。

大会主席、中日友好医院眼科主任陈宜教授致欢迎辞,代表中日眼科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同道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大会名誉主席、中日友好医院周军院长致辞,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眼底病诊疗进展

陈宜教授、赵通副主任医师担任本环节主持人。

北京同仁医院院长王宁利教授将糖尿病相关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分期、治疗原则进行了详细讲解,强调NVG患者应尽早进行个性化治疗,为PRP创造条件。

北京学会会长、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教授以《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为题,结合病例和大量高清眼底图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脉络膜结核瘤这一疑难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难点及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讲解了nAMD治疗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指出通过探索多样化药物治疗方式、优化管理、寻找新靶点及长效药物等方法让更多AMD患者长期获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明威教授分享了空气和SF6气体填充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解剖结局的影响,建议大家对于大于520μm的孔使用长效的可膨胀气体。

Fuchs综合征经常被误诊、过度治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柳教授对Fuchs葡萄膜炎综合征的特征、并发症进行了系统讲解,提醒要正确诊断、避免无谓治疗,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作为最新版ROP国际分类和《中国ROP分类和治疗专家共识》的主要编者,中日友好医院陈宜教授对国际国内ROP最新分类和治疗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对临床工作非常有指导意义。

北京友谊医院王艳玲教授分享的是近视性黄斑病变分型与手术治疗,指出ATN分型可以更全面涵盖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多种类型、有助于指导手术选择。

在OCT图像上看到黄斑区外核层出现条带状高反射,你会怎么考虑,它还有专有名字你知道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曲进锋教授借助病例和图像详细介绍了ASHH征——一种累及Henle纤维的急性感光细胞损害的OCT征象。

中医在诸多眼科疾病治疗中有独特优势和疗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日友好医院金明教授带来了中医干预AMD的临床观察与诊疗思维,为我们治疗AMD打开了新的思路。

中日友好医院眼科奠基人孙心铨教授详解了视网膜震荡和挫伤的OCT图像特征和发病机理。

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李朝辉教授做题为《多焦EDOF联合-需求、应用与临床结果》的精彩演讲。

眼科青年论坛

本次会议特设青年论坛,为青年医生展示自我、学习交流提供平台和空间。中日友好医院陈酉副主任医师、蒋晶晶副主任医师担任主持人。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于伟泓教授为我们系统梳理了视网膜下注射的现状与未来,包括适应症、操作要点以及OCT引导、手术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精巧的操作让人印象深刻。

中日友好医院赵通副主任医师分享了2例玻切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有趣病例。

中日友好医院屈光手术负责人陈思扬博士带来的是角膜屈光手术老视矫正的病例分享,不同患者的个性化设计和处理,保证了每位患者满意的术后效果。

中日友好医院严钰洁副主任医师以《多模影像下的mCNV辨析》为题,梳理了mCNV的多模式影像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治疗选择。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副总院长王志军教授讲解了爆发性眼内出血后的PCV,对各种情况下的处理策略进行了系统梳理,这些宝贵的经验非常值得学习。

一滴“神奇”的眼药水,可以让白内障术后视力始终不佳的患者视力瞬间提升?中日友好医院张红松主任医师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提醒我们一定要重视白内障围手术期的干眼诊治。

共同性斜视合并轻度“非共同性”在临床并不少见,中日友好医院蒋晶晶副主任医师分享了水平直肌肌肉止端移位手术在处理这类患者中的应用。

中日友好医院巩迪博士分享了两例合并NVD的DR治疗体会,提示早期发现NVD能提高效率、减轻患者负担,应仔细观察眼底、减少漏诊。

处理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是PDR玻切的关键,中日友好医院孙川副主任医师详述了PDR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解剖与手术应用。

青光眼诊疗进展

中日友好医院巩迪、张智科两位博士担任本单元主持人。

最近20年,青光眼手术发展迅猛,在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方面都非常活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纯教授以《青光眼手术的现状与未来》为题,为我们全面梳理了各类青光眼手术的选择,强调全面评估患者、谨慎选择合适术式的重要性。

北京同仁医院范志刚教授带来的是真性小眼球手术治疗进展,清晰透彻的讲解和精妙绝伦的手术展示使人受益匪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吴慧娟教授介绍了“四不”外引流手术:不开结膜、不动角膜、不用缝线、不骚扰前房,这种外路不开结膜植入XEN的手术创新尝试为大家打开了新思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洪颖教授梳理了青光眼睫状体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侯宪如教授高屋建瓴的讲解了闭角青光眼的术式选择,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北京同仁医院王怀洲教授严谨、客观对原发性儿童青光眼相关内容进行了讲授,指出:对于PCG,GATT和MAT治疗效果相同,GATT可用于JOAG,并且适用于有手术史及晚期患者。

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青光眼在临床并不少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潘英姿教授深入浅出的探讨了炎症、激素与眼压三者之间此消彼长的辨证关系。

中日友好医院张智科博士分享了合并散光的ICL植入手术,指出散光应做到应矫尽矫,如果不能完全矫正,顺规可适当欠矫,逆规可适当足矫,斜轴应当足矫。

中日友好医院眼科主任陈宜教授做会议总结:一天半的时间,30位的讲者进行了学术交流,为大家带来了临床经验分享还有新进展、新热点。再次感谢各位讲者的精彩的演讲和付出,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我们下一届中日眼科学术研讨会再见~

网站首页| 关于学会|行业速递|学术交流|教育培训|科普患教|联系我们|隐私声明

版权所有 北京眼科学会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电话: 010-68995855

京ICP备0810342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