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近视,就先要知道眼睛是如何工作的?
图片来源:明视时间原创
角膜、房水=普通镜头
瞳孔=光圈
睫状肌+晶状体=变焦镜头
视网膜=底片
普通镜头负责汇聚光线,光圈负责控制进光量、底片负责成像,而变焦镜头主要负责让我们既能看清远处的西瓜,又能看见眼前的芝麻。
具体来说:
看远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相对扁平;
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加。
这种为了看清近处物体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我们称为“调节“。
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米以外)通过屈光系统后恰好聚焦到视网膜上,如此看东西就是清晰的,称之为正视眼。
若光线只能聚焦到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
假性近视可恢复,真性近视不可逆
假性近视,是指由于长时间近距离工作、用眼姿势不良、光线不合适等,眼睛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痉挛(俗称抽筋)。
适当休息或使用药物,睫状肌得到放松,视力即可恢复。就像绷了很久的橡皮筋,放松以后重新恢复弹性一样。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而真性近视一般都与眼轴(眼球的前后长度)增长有关,无法逆转。
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减缓眼球增长、预防近视过快发展,避免形成高度近视。
区分真假近视,散瞳验光才管用
散瞳验光,又称睫状肌麻痹下验光,是指通过药物使睫状肌完全麻痹,暂时失去调节力,从而消除过度调节作用对验光结果的影响,取得更为准确的验光度数。
若散瞳验光后显示为正视或轻度远视,说明孩子是假性近视,无需戴镜,定期复查即可。
若散瞳验光后仍为近视,说明是真性近视,就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啦~
散瞳对眼睛没有伤害
散瞳后,由于瞳孔散大,孩子可能出现畏光、看近模糊等不适。
因此很多家长都不愿意给孩子散瞳,其实这些都属正常现象,而且很快就会随药效衰退而消失,不会遗留任何不适,更不会对眼睛产生长久影响。
在瞳孔恢复之前,可以给宝宝佩戴墨镜及帽子,减少户外活动。
散瞳药怎么选
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散瞳药(睫状肌麻痹剂)有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赛飞杰滴眼液、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药效依次增强、药效时间依次延长。
年龄越小,变焦调节的能力越强,需要的散瞳药药效越强。具体选择需遵从医嘱。
本文由 北京眼科学会教育委员会 陈跃国教授 审核